4月24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4年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部门作情况介绍,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发布人
何大伟 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
卞明高 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
周 伟 市公安局二级警务专员,打假总队党总支书记、总队长
岳新府 市高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
李大槐 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新闻发言人
蔡金生 重庆海关总工程师
培育全国版权示范园区4家
重庆示范性产业链平台建设显成效
重庆在推进版权的产业化转化方面有哪些举措?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卞明高介绍,去年以来,市版权局坚持统筹推动版权保护和版权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有三个方面:
示范性产业链平台建设。培育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1个,全国版权示范园区4家、示范单位10家,在版权保护和创新发展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的积极作用。
以重庆某国家级版权示范园区为例,近年来该园区开展版权登记超2000件,为版权企业、设计师、艺术家提供版权保护和咨询服务,实现版权企业聚集、版权内容生产、版权价值转化,形成“版权要素化可交易、要素产品化可触达、产品市场化可消费”的产业生态。
目前园区入驻企业290家,集聚了版权代理、品牌设计、文创开发等百余家版权企业,孵化了“我不是胖虎”“小刘鸭”等一系列原创IP,2024年该园区文化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
版权企业与产品培育。强化版权密集型企业的创新主体功能,提升版权资源开发、运用和管理水平,完善版权确权、授权和交易机制,增强企业的版权成果转化和应用能力。
版权保护与IP培育。打通版权创造、保护、运用各环节中金汇融,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原创动能,推动版权成果转化。
下一步,将进一步优化对市场主体的联系服务,让版权可知可感,版权转化简单易行。
严打+服务+宣传!
重庆警方提升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效能
强化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市公安局二级警务专员,打假总队党总支书记、总队长周伟介绍,2024年以来,市公安局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全年共侦破刑事案件335起。今年市公安局将从“依法打击、主动服务、宣传发动”三个维度,提升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效能。
持续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围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打击汽车、家电、厨卫家居等重点商品侵权假冒犯罪;围绕保护企业创新创造,依法打击高新技术领域侵犯商业秘密等犯罪;聚焦数字经济等新产业(300832)、新业态发展,依法打击裹挟伴生的新型侵权假冒犯罪。
健全完善警企联系机制。探索建立高新名优企业品牌刑事保护制度,选派品牌保护警务联络官当好企业“参谋”“助手”,主动上门开展法律帮扶和风险排查化解,更好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广泛开展普法宣教活动。通报公安机关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典型案例事例,增强群众识假辨假能力,提升企业保护意识,警示从业人员守法自律,推动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2024年审结15618件知识产权案件
重庆法院这样服务科技创新
重庆在司法服务科技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市高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岳新府进行了介绍。
2024年,重庆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5618件,同比上升2.1%。其中,妥善审理涉及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新型材料等重点领域的技术类案件680件。
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成为中西部首家与WIPO签约的法院,建立了定期联合培训涉外解纷人才机制。重庆已经成为参与全球治理的国家队成员,将积极落实相关协议内容,推动合作事项落地落实落细。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推进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建设。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四个方面助力“渝企出海”
如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助力“渝企出海”?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大伟表示,市知识产权局将从四方面着力提升“渝企出海”知识产权护航能力。
加强在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指导市场主体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加快构建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响应和风险预测预警机制,提升重庆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联合市司法局、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等市级部门研究制定《“渝企出海”知识产权护航行动工作方案》,指导市场主体用好专利审查高速路、PCT国际专利申请、外观设计国际注册申请、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等渠道,助力“重庆制造”商标品牌、专利技术、地理标志产品出境。
建立健全海外知识产权预警和维权援助信息平台,组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专家库,加强对重大涉外知识产权案件跟踪研究。
加快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重庆分中心和重庆市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站建设,普惠性提供风险预警信息、精准指导纠纷案件、发布海外纠纷应对指引,提升重庆企业海外纠纷应对和维权保护水平。
追赃挽损1600万余元
重庆检察开展知识产权
“护企助创”专项行动
现场,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新闻发言人李大槐介绍了2024年重庆在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方面的工作。
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主要是指由同一名检察官或者检察官办案团队,在办理案件时从“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个维度进行综合审查,降低权利人维权成本的一种综合司法保护模式。
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29件,同比上升23.3%。同时,运用综合履职模式护企惠民。开展知识产权“护企助创”专项行动,帮助被侵权企业追赃挽损1600万余元,同比上升31.5%。对制售假冒日化品、品牌白酒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领域,重拳出击、整治到底,在开展刑事追诉同时,支持消委会提起民事公益诉讼6件。
“一企一策”个性化指导
重庆海关助企优化海外知识产权布局
重庆在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支持外贸稳量提质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效?重庆海关总工程师蔡金生介绍了相关工作。
重庆海关会同成都海关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主线,聚焦中欧班列(成渝)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知识产权海关保护需求,通过专项行动、联合培训等方式,提升查发技能;加快查缉侵权速度,提升拼箱货物发运效率。2024年全年,知识产权确权平均办理时间仅为1天,合法拼箱货物发运零延误。
针对侵权企业大部分为异地注册、侵权商品集中于服装箱包等消费品领域、目的地集中在特定国家等特点,绘制高风险企业、高风险商品、高风险目的地等3张风险图谱,增强打击的针对性,设立西部陆海新通道区域海关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机制,通过“信息全共享、防范同标准、打击同力度”,严防区域内侵权商品“口岸漂移”。2024年,重庆海关扣留侵权物品89批次3.2万件。
梳理重点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政策,赴赛力斯(601127)汽车等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有针对性开展政策宣讲和案例分析,为“专精特新”企业实施“一企一策”个性化指导,助企强化自主品牌意识、优化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引导企业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提升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2024年,重庆关区新增知识产权备案68件,其中优势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备案占比达到40%以上。
下一步,重庆海关将继续着力提升打击侵权精准度,“量体裁衣”制定保护政策,“精准画像”提供对企服务中金汇融,为服务支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贡献更多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力量。
乐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